在建筑施工现场的操作人员在施工过程中,在高处作业时怎样预防高处坠落事故,识别高处作业当中的危险区域和危险点,达到预控预防和消除和控制作业过程中的不安全行为、预防安全事故,确保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,坚持“安全第一、预防为主”的方针,要求从业人员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各项规章制度。
一、施工人员对高处作业的危险性认识模糊不清。
二、提高施工人员对高处作业的危险点、危险区域的认识及预防、措施的能力未得到重视和得过且过。
三、加强施工人员对安全防护标准、操作规程的认识和理解的程度未得到重视。
四、通过现场用隐患案例分析,进一步提高施工人员安全意识。
预防高处坠落的知识。
一、基本知识:
1、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(含2m)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作业,均称高处作业。
2、高处作业的级别:
高处作业高度在2—5m时,称为一级高处作业;
高处作业高度在5m以上至15m时,称为二级高处作业;
高处作业高度在15m以上至30m时,称为三级高处作业;
高处作业高度在30m以上时称为特级高处作业。
3、类别:
高处作业的种类分为一般高处作业和特殊高处作业两种;
特殊高处作业是:
在阵风风力六级(风速10.8m∕s)以上的情况下进行的高处作业,称为强风高处作业;
在高温或低温环境下进行的高处作业,称为异温高处作业;
降雪时进行的高处作业,称为雪天高处作业;
降雨时进行的高处作业,称为雨天高处作业;
室外完全采用人工照明进行的高处作业,称为带电高处作业;
在无立足点或无牢靠立足点的条件下进行的高处作业,称为悬空高处作业;
对突然发生的各种灾害事故,进行抢救的高处作业,称为抢救高处作业;
一般高处作业系指除特殊高处作业以外的高处作业。
延伸阅读:
抱歉!暂无相关阅读。
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职业病网”的所有作品,转载请注明“来源:职业病网”。
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***(非职业病网)”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,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。
网友评论
文明上网理性发言,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
0条评论
全部评论